Designers: UNStudio
Location: Korea

這其實是他們新近完成的韓華集團總部大樓的改造項目,位于韓國首爾清溪川,面積 57,696 ㎡。
韓華集團是全球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翹楚,原來的大樓外墻由多組平行的不透明鑲板和單層深色玻璃構成,這樣的設計顯然沒法滿足該集團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

改造前&改造后
于是韓華集團發起了改造大樓的招標,由 UNStudio 拔得頭籌,與工程公司 Arup、景觀設計師 Loos van Vliet 合作設計了總部大樓的外立面、內部空間以及周邊景觀的整體改造方案。

大廳設計

景觀設計
改造工程歷時 5 年,最終,原始的外立面被透明的隔熱玻璃和鋁框架所取代。

方案的出發點源于建筑內外對周邊環境的「適應性」,以及舒適度和能耗的雙重需求。
設計團隊提出了一種集成式的立面概念,即在外墻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,最大化利用高層建筑大范圍「沐浴」陽光的特點,實現光能、電能之間轉換。

立面模塊?UNStudio立面模塊?UNStudio

集成式適應性外立面系統的設置 ?UNStudio
這種設計可不是在外墻隨便鋪滿光伏電源板就完事了。
它的難點在于每一塊光伏面板的布置必須經過精確計算,同時還得配合必要的遮陽構件,才能夠降低陽光對建筑物的直接暴曬——想想那些因為玻璃材質的聚熱效應而變成「烤箱」的摩天大樓吧。

而在本案中,覆蓋在透明玻璃窗外側的結構是集成了光伏板的白色遮陽框架,全都是傾斜于直射光布置的,既能阻擋陽光的射入,也可以讓光伏板暴露在更多的光線之下。

立面細節 ?UNStudio

立面分區 ?UNStudio
從遠處看,深色光伏板的排列也呈現出了一定的角度,與玻璃組合在一起,呈現出一種不規則的、層次多變的視覺效果。
周遭的天際景色映射在表皮上,讓整棟建筑顯得更為輕盈。

而且,設計師還充分考慮到建筑的朝向,將北立面設計的更為通透,白天能讓大量自然光透過;而南立面較封閉,降低陽光的直射,保證大樓不會因溫度過高變成蒸籠。


北立面模塊

日照分析圖
除了集成化的表皮設計,項目的施工過程也非常高效節能。采取「就地改建」的方式,不僅沒有拆除原建筑,還能讓員工繼續留在大樓里工作。

這是怎么辦到的?
原來,設計團隊采取了以組為單位依次進行的改造流程:每三層為一組,同步實施室內和外立面的翻新,這里的員工可以先去其他不施工的樓層辦公,一點不浪費現有資源。為這類高層的改造項目提供了絕佳的思路。

最終完成的總部大樓不僅實現了建筑內外的「適應性」改造,裝滿太陽能發電板的表皮也在周圍的建筑群中脫穎而出,成為城市天際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。
本文項目信息來源
www.unstudio.com
版權歸其所有